[ 摘要 ]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11月15日上午,合经区中小学智慧课堂应用调研导督小组莅临我校进行调研,吴成竹副校长携数学组全体老师参与调研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11月15日上午,合经区中小学智慧课堂应用调研导督小组莅临我校进行调研,吴成竹副校长携数学组全体老师参与调研工作。
调研活动分为两大项,一是现场听一节应用智慧课堂的现场课,二是进行对学校智慧课堂应用情况的了解和建议交流。
应用智慧课堂的现场课是由丁艳婷老师在六(6)班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丁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对比引出百分数,又通过出示多组实际情景中的百分数让学生理解其表示的实际意义,从而进行对比,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而后又回归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对比百分数、分数级比的区别与联系中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最后以生动有趣的平板游戏互动进行巩固与学科融合,使整节课张弛有度,寓教于乐。本节课中,丁老师多次运用希沃智慧课堂进行学情收集以及课件、练习及活动推送,用智慧软件打造高效课堂。
在精彩的课后,调研小组的专家领导和我校老师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关于智慧课堂的建议与交流环节。
在吴成竹校长的主持下,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们先就丁艳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数学组教研组长张雯、彭刘及高级教师魏晓丽老师分别发表了意见。随后调研小组组长王红梅督学就丁老师的课和智慧课堂的理解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与交流,她明确指出智慧课堂应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教具之一。紧接着教研室的刘立杰主任就技术层面及学校智慧课堂的硬件配置进行了了解,表示学校应积极寻求区里的帮助,保障智慧课堂的硬件配套。最后合肥市智慧课堂名师工作室的刘庆老师就我校丁老师的课结合她们的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她指出智慧课堂的智慧之处应是课前预学、课中高效、课后拓学的一体化,我们应依据预学学情以学定教,再根据课中学情以学定拓,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新兴技术的不断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必将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主体的自我觉醒。我们将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
(撰稿:彭刘 审稿:彭刘)